视觉焦点
据行业数据显示,到2016年底,我国家具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8559.5亿元,现有家具企业近8万家,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561家。 家具市场未形成占绝对优势的品牌。产业集中度低,产品质量参差不齐,令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常常陷入不法商家的陷阱当中。 家居消费过程中都有哪些防不胜防的骗局?
1、“消费返现”骗局
最近,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南端的会理县,发生一起“购家具返全款”纠纷,商家号称每月返还345元,到期家具白送,后来资金链断裂,老板跑路,多人上当,被骗50多万。这起“购家具返全款”案显示“消费返现”骗局已经渗透到了家具行业。
商家常用的“套现”手段是:产品售卖价格畸高,远高于市面上正常的价格。比如“一件家具售价几百元,在商家那里就翻3倍出售”。不过,虽然价格高,却吸引了不少人来购买,诱人之处就在于商家“消费返现”的规则:在一定的时间内逐步退还现金,直到全款退还,或者转化同等价格的积分,消费者可用积分继续购买产品,等于“不花钱”买家具。
但这么诱人的收益承诺只是“空头支票”,刚开始商家能利用下一个人的资金补足上一个人的收益,来博取消费者的信任,但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后,这一条脆弱的“庞氏诈骗”链会再也维持不下去,商家卷款跑路。
编辑提醒:购物返现实质就是庞氏骗局的运营模式,用从后面会员吸收的资金来掩盖前面的亏损。以这种模式运营,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让所有投资者如约获得全部返利,一旦后续没有人投资,平台也就没钱给前面的人返利。
2、“私单”骗局
“把钱直接交给我们,不要让卖场知道,价格可以便宜些。”当家具品牌专柜的销售人员如此诱导时,有的消费者或许会以为自己遇到了“好心人”,省了钱。消费者真要这样做了,却可能陷入钱货两空的骗局中。
段先生在一家家居卖场的品牌专柜订购了一张床和两个床头柜,在去卖场收银台付款之前,一位自称店长的男士表示,“我们正在月底冲销量,你把款交到卖场,还要扣我管理费,不如直接交到我这儿,可以再优惠点”。经过讨价还价,原价16270元的家具最终以15350元成交,优惠了920元。该品牌专柜出示了品牌家具订制合同、加盖了品牌代理商公章的收款单,打消了段先生的顾虑。然而,两个月加工期满后,该品牌店却以天气炎热原料开裂为由延迟交货,当8月段先生再次拨打“店长”电话时,却发现该号码已经成为空号,前往卖场查询得知,该店已于一周前撤柜。由于段先生与专柜的交易属于“私单”交易,卖场没有交易记录和消费凭证不承担责任,段先生为了省钱,却是钱没了,货还不知找谁要。
编辑提醒:一些企业在面临危机时,故意设下骗局捞一把,以低价为诱饵诱导消费者直接签“私单”,绕过卖场监管,致使无法送货、货品无法追回。消费者需警惕商家一切不按常规销售的做法。
3、“清仓”骗局
打折给力掩盖商品问题、缺少配件被忽视、家居套餐“套”你钱。很多商家会在出清囤货时,将一些有质量问题、缺少配件、胡乱搭配的商品以极具吸引力的折扣吸引眼球。强大的“促销攻势”面前,消费者往往容易忽视产品的质量问题,或者即使东西不太符合自己的要求,却在促销员的花言巧语下认为东西便宜,将就将就凑合着用。
编辑提醒:在打折、促销的狂轰滥炸下,消费者往往会禁不住诱惑,冲动消费。很多不良商家就是利用消费者这一心理,趁机销售次品或者捆绑销售。消费者要以“实用”为原则,以自己的消费能力和生活习惯来选购家居产品,而不是盲目的攀比和无节制的“跟进消费”。面对商家的强势促销,消费者要保留几分理性,不要只是冲着奖品、赠品“冲动”消费。另外,还要考虑“综合性价比”,不能因打折而购买一些并不需要的产品,中了商家的骗术。
以次充好、货不对板的“质量”骗局,售卖价格与底价之间过万的“价格”骗局,加之上文所提的三大类“骗局”,让家居消费“步步惊心”。
行业亟待标准化、规范化,也需要消费者们不断提升防骗意识,识破骗局,谨防上当受骗!
视觉焦点
每日推荐
热门新闻
只为高端品牌家居服务!中国十大品牌均是行业内著名的企业品牌;其无论在品牌的知名度、美誉度、产品的品质、售后服务等各方面均获得市场良好的口碑。中国建材家居网展播的数据榜单由网民投票后系统自动生成,排序不分先后。无偿服务于广大消费者,仅供消费者购买参考依据。如有与实际情况不同请及时与本站联系。
中国建材家居网,只为高端品牌家居服务;中国建材家居网是专业、品牌集中的针对高端家居建材十大品牌的服务综合平台;
运营中心地址:上海市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博云路2号浦软大厦12楼 推广联盟QQ:460965656 咨询邮箱:jiancai@jiancai163.cn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